国家公祭日
2014年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的决定:
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个日子深深的铭记在国人心中。日军侵占南京,制造了震惊的南京大屠杀,残害了近30多万人。一座城,30多万人,给中华民族近代史上划上了无法忘却的伤痕。
(本网讯 通讯员桂盈盈 报道)今日的南京城警报拉响,汽笛声响。那是30万人民在呼唤正义!为了让新一代青年勿忘国耻,铭记历史,12月13日上午10:00,校团委组织AGvip厅全体学生工作人员在升旗台进行国家公祭日缅怀仪式,默哀悼念逝者!
随后全体成员前往学术报告厅,宣读和平宣言并观看历史剧《南京!南京!》牢记历史,兴我中华!
❖和平宣言❖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举世震惊,九州同悼,雪松纪年,寒梅怒放。亘古浩劫,文明罹难,百年悲叹,警钟鸣响。积贫积弱,山河蒙羞,内忧外患,国破家亡。民族觉醒,独立解放,改革振兴,国运日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七十七载,青史昭彰,生生不息,山高水长。二零一四,国家公祭,中外人士,齐聚广场。白花致哀,庄严肃穆,丹忱抒写,和平诗章。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观看影片《南京!南京!》后,学生们纷纷发表感言:
会计金融学院说李宏伟:
今天我观看了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南京!南京!》。影片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以及一群中国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警示我们要珍爱和平。在越是黑暗的地方,星光便璀璨。
在千年古城的废墟中,队长陆建雄无奈的说:
“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却无一人离去;在冰冷的枪口下,铁骨铮铮的汉子们在子弹穿透胸膛前呐喊:
“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面对绝望的刑场,唐先生对日本军官说我太太怀孕了,希望从此刻孕育。
整部影片告诉我们中国人的希望从未断绝,人性的光芒从未消失。我们要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更要的是珍爱和平,不要让人性的悲剧再次上演。
土木工程学院叶溢茂说:
12月13日我们共同观看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电影中的一声声枪响,就仿佛像一种恶兆,一个个鲜活的躯体就此倒下,无不让人觉得伤心且又悲愤。虽然过去已成为过去,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勿忘国耻,牢记历史!虽然现在我们处于和平的年代,不应该对任何一个国家有偏见和挑衅,但是我们要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和平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更要努力学习,用我们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捍卫祖国的尊严。
生活权益部吴晶说:
在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我们共同观看了纪录片,看到影片中的南京大屠杀我不禁再一次的哀伤无力。日本人烧杀抢掠,活埋、焚烧、慰安妇,一件又一件残忍的事让我愤怒又反思,为何往日强大的中国会落到如此地步?是落后,是封闭。但庆幸的是中国人有铮铮铁骨,中国人有永不熄灭的熊熊热血,倒下了一个个中国人,将来还会有千千万万的中国子孙。虽然,我们没有经历以前的黑暗,但从这些影片中我们依然可以去感悟历史,从这些纪录片中也能让千千万万中国后代铭记历史,不忘耻辱。这不是铭记仇恨,而是记忆的传承,是中国富强重获辉煌的动力!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为更好中国而努力!加油,少年!加油,中国!
战争是残酷的,是中华民族永不遗忘的血泪史。在那场惨绝人寰的战争中幸存的如今只剩不足百位。他们,见证太多暴行,经历太多痛苦,留存太多记忆。尽管这类人愈渐少之,但真相不会沉没。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供己之力,振兴中华!
少年强则国强,希望每位学子能够努力提高自己,为祖国出一份力,燃一份心,扬一份爱国情。历史的烙印铭记于心 。让我们携起手来呼吁和平,铭记历史,记住曾经的血与泪,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努力奋斗,争做国之栋梁!
编辑: 宣传部 胡俏梅